潘艳 PAN Yan
.
发布时间:2019-01-29   动态浏览次数:4105


潘  艳  副教授     

PAN Yan  Associate Professor


联系方式  Contact:

- 邮箱 Email: yanpanfd@fudan.edu.cn


教授课程  Courses Taught:

- 本科课程:《考古学思想史》、《东亚史前考古》、《植物考古》(即将开设)、《环境考古学》(拟关闭)

- 研究生课程:《农业起源研究》


学习工作经历 Education and Career History

2000-2004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历史学学士

2005-2011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历史学博士

2007-2009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学系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Tronto) 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博士生

2011-2012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古籍出版社编辑

2012-2014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

2014至今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研究方向  Research Interests

- 植物考古  (paleoethnobotany) 

- 生态位构建 (niche construction )

- 古人类生态 ( ancient human ecology)

- 农业起源 (origin of agriculture)


学术经历与研究兴趣:  

        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与植物密不可分,植物考古就是一门研究人类在漫长的 历史演进过程中如何与植物建立起各种各样关系的学问。尽管植物考古学家必须具备充分的植物学知识,但是植物考古学与植物学有着根本的不同,其思考问题的核心乃是人类——人类如何行为、人类社会如何演变。我们通过了解人类如何对待植物,来认识我们自身。

        我的学术训练和从事科研的经历让我深深感悟到植物考古的多面与复杂。本世纪初,萧山跨湖桥遗址和余姚田螺山遗址相继展开发掘,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多学科研究也是如火如荼,国内外多支研究团队都雄心勃勃地参与进来,试图发现和解读出前所未知的信息与前人所未发的见解。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的植物考古学发生了诸多新的变化,作为一个正在接受学术训练的研究生,我因在这两个项目中的工作而跨入了植物考古学领域。这两个遗址的特殊性还在于与农业起源的紧密关联,它们代表了长江下游农业独立起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此背景中完成对大量植物遗存的分析是一项牵涉到太多知识门类的系统性工程。遭遇瓶颈之际,我幸得国家留学计划资助,跟随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著名考古学家Gary Crawford教授学习两年。Crawford教授将他在植物考古领域和东亚地区开展研究的经验和心得倾囊相授,帮助我拓展了生态学、进化生物学、植物地理学、人文地理、统计学、甚至世界饮食文化等众多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个案。这让我完全打开了思路,研究视野从长江下游放眼到全球的各大农业起源中心,再聚焦回长江下游,完成了以距今10000-6000年长江下游农业起源为题的博士学位论文。此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卢宝荣教授不断鼓励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科研的领地,应用分子遗传技术研究考古出土的植物遗存,我们提取出河姆渡文化古水稻的DNA并以InDel分子标记法检测籼粳属性,最后论证水稻在原生地驯化早期的遗传分化属性。此外,我还凭借生科院得天独厚的稻种取材条件,投入4年时间完成了根据水稻小穗基盘形态鉴定水稻驯化属性的基础性研究。在植物考古的道路上远行,每次着手一个问题,都不可避免地需要解锁新知识和新技能,这使我感到,探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需要具备方方面面的知识,而这其中每一个知识的触脚都会引导我们走向更遥远的学科边界。

        随着考古学外延的扩展,今天的植物考古也变得愈加活力十足和多姿多彩。与50年代Braidwood带植物学家到Jarmo寻找史前炭化农作物种子相比,我们今天不仅从地层中收集和鉴定种子,还要处理、认识和解释所有类型的植物遗存。与60年代被新考古学“加持”的环境考古相比,我们今天不再把孤立的环境变量或要素作为“生态”的代名词来使用,而是着重分析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植物遗存就像一座富含人类行为信息的巨型金矿有待我们开掘。与Steward的文化生态论主张相比,我们今天不再认为人类文化演进的主要动力是对环境的被动适应,而是认识到人类对环境的积极改造才是我们在这个星球上生存如此成功的原因,因而人类文化如何认识和塑造植物世界才是我们的核心命题。我们要与动物考古学精诚合作,努力重建完整而鲜活的人类生态系统;我们要向古病理学家、营养学家讨教,辨认人类饮食变迁和差异在体质进化上留下的烙印;我们还要怀着巨大的热忱奔向民族学的田野,藉着生动的现实读懂藏在地表下的生态足迹。

        植物考古从来都不是一座孤岛,包括粮食危机、生物安全、贸易网络、经济变革、人类体质进化与健康、宗教与信仰、战争与暴力、医药与毒品等等在内的许多问题都有可能诉诸这门学科的贡献。植物考古学家也不是埋首实验台的极客或者离群索居的书蠹,而应当是人类学家的一分子,致力于从人类过去的经验中汲取营养,帮助自身清醒地认识当下,更希冀它们有益于人类的未来。


研究成果  Publications:

1)著作 Books:

        潘艳:《人类生态视野中的长江下游农业起源》,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7年。

2)学术论文 Journal Articles:

        潘艳,袁靖:《新石器时代至先秦时期长江下游的生业形态研究(上)、(下)》.《南方文物》2018年第4期,2019年第1期。

        Daniel Kwan, David Smith, 蒋乐平,潘艳,Gary Crawford:《浙江上山文化早期至晚期陶器切片的岩相学研究》,见浦江博物馆(编):《上山文化论集》,第193-226页。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8年。

        Pan,Y., Zheng, Y., & Chen, C. 2017. Human ecology of the Neolithic KuahuqiaoCulture in East China. In Habu, J., J. Olsen & P. Lape (Eds.) Handbook of East and Southeast AsianArchaeology, pp. 347-377. New York: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DOI10.1007/978-1-4939-6521-2_23.

        潘艳,卢宝荣,陈淳:《生态位构建视野下的农业起源研究》,《江汉考古》2016年第5期,第50-59页。

        潘艳,郑云飞,陈淳:《探索跨湖桥遗址的人类生态位构建模式》,《东南文化》2013年第6期,第54-65页。

        潘艳,陈淳:《农业起源研究的实践与理论》,《江汉考古》2012年第2期,第51-69页。

        潘艳,陈淳:《农业起源与“广谱革命”理论的变迁》,《东南文化》2011年第4期,第26-34页。

        潘艳,陈淳:《农业起源主要概念的更新》,《中国文物报》2011年1月21日,第7版。

        陈淳,潘艳.《生态学视野中的跨湖桥文化》,见林华东,任关甫(编):《跨湖桥文化论集》,第35-4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Pan, Y. 2008. Immature wild rice harvesting at Kuahuqiao, China? Antiquity 82 (316): Project Gallery.Article number: AN20080070.

        陈淳,潘艳,魏敏:《再读跨湖桥》,《东方博物》2008年第27辑,第14-25页。并收入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编),《跨湖桥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8-36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

        潘艳,吕静:《2007年1月中国浙江新石器文化遗址见闻记》,《中国出土资料学会会报》(编审与出版单位: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宗教学研究室、池泽研究室、中国出土资料学会),2007年第35辑,第9-18页。

        潘艳:《上海地方口头传统遗产保护的思考》,《上海文博》2007年第3期,第61-64页。

        陈淳,潘艳:《三峡古文化的生态学观察》,《中国文物报》2004年11月26日,第7版。

3)书评 Book Reviews:

        《天皇、稻米与日本人的民族认同》,《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6年5月31日。

        《中国上古亲属制度研究的返本开新之作:<殷契释亲——论商代的亲属称谓及亲属组织制度>评介》,《南方文物》2012年第4期,第175-178页。

        《考古骗局与奥秘的解读》,《中国文物报》2010年10月29日,第8版。

4)学术译作 Translations:

        格里·克劳福德,赵志军,李炅娥(著),潘艳(译):《第十章第一节:炭化植物种子和果实研究》,《两城镇1998-2001年发掘报告》,第1072-1124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年。

        杜德兰(著),潘艳(译):《中国青铜时代晚期(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的艺术家与工匠:一个艺术的过渡时期》,见朱渊清、汪涛(主编):《文本、图像、记忆》,第235-259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潘艳,陈虹(译):《作为经济过程的陶器起源》,《南方文物》2011年第1期,第173、177-184页。

        潘艳(译):《欧洲的中石器时代》,《南方文物》2010年第4期,第159-164页。

        潘艳(译):《西南亚磨制石器工具与狩猎采集者的生存:向农业过渡的含义》,《南方文物》2009年第1期,第126-134页。

        潘艳(译):《美索不达米亚早期食物生产的生态学》,《南方文物》2008年第4期,第135-141页。

        潘艳(译):《考古学与社会进步》,《历史的重建:考古材料的阐释》,第153-166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潘艳,陈洪波(译):《文化生态学》,《南方文物》2007年第2期,第107-112页。

        潘艳,陈洪波(译):《考古学中的聚落形态》,《南方文物》2007年第3期,第94-98页。


科研项目  Research Projects:

2015年 国家社科青年基金:基于大植物遗存的河姆渡文化早期人类生态系统研究(项目主持人)。

2015年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 (SSHRC 加拿大人文社科基金) Insight Program: Human Niche Construction of Shangshan Culture, Zhejiang,China. (课题组中方成员)。

2013年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六批特别资助:结合考古学与生物学探索亚洲栽培稻的起源与遗传分化(项目主持人)。

2012年 第52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二等资助:结合考古学和生物学探索亚洲栽培稻的起源与遗传分化(项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