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本求源 续写新篇 ——记复旦大学FIST课程“中国新石器时 代考古”
.
发布时间:2021-06-24   动态浏览次数:1414


  2019年6月30日至7月4日,复旦大学暑期FIST课程(Fudan Intensive Summer Teaching)“中国新石器时代 考古”在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顺利开讲。去年复旦科技考古研究院成功开设了“中国科技考古的发展与前沿研究”FIST课程,其课程内容已汇辑成《中国科技考古十讲》,即将付梓。为延续FIST高品质的前沿教学、打造科技考古研究院的品牌课程,今年的FIST课程聚焦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内容涵盖全面,教师阵容强大。

讲座现场


No.1

新石器时代年代分期与文化谱系

  首讲由中国人民大学的韩建业教授讲授,以“新石器时代的年代分期与文化谱系”为题,提纲挈领地梳理了新石器时代各个考古学文化的来龙去脉,构建起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全局性认识。韩教授尤其提出了对新石器时代分期特征的反思,指出了气候环境、农业起源、区域交流和中国新石器时代发展间的相互关联,为后续的课程内容做了铺垫。


No.2

新石器时代的人骨考古

  新石器时代的人骨考古研究由吉林大学的朱泓教授讲授。他概括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人种研究情况,结合骨骼形态、分子考古证据将先秦时期的古代居民分成了7个类型,揭示了出中华大地上人群互动、文化交流的复杂性。接着,以内蒙哈民忙哈遗址为例,探讨了古代先民应对瘟疫的话题,呈现了当代法医学与考古埋藏学的结合前景。


No.3

新石器时代的环境考古

  北京大学的夏正楷教授从人地关系角度,为学员们讲授了新石器时代的环境考古。他概述了新旧石器过渡时期的环境背景,将冰期及后冰期的气候变化与农业起源、定居生活联系起来;又探讨了古代洪水对人类社会的多方面影响,以喇家遗址为例,详细列举了环境考古为解读考古遗存形成过程、分析灾难性气候对人类影响的重要作用。“人与自然”是永恒的话题,环境考古以史为鉴,为当代的环境保护、人地关系提供了思考。


No.4

新石器时代的葬仪观念

  第四讲由北京大学的张弛教授讲授新石器时代的葬仪观念。他以大汶口和良渚的比较切入,选取较能体现社会复杂程度的反山、瑶山等良渚大墓与焦家、八里岗等大汶口大墓,从棺椁形制、随葬品组合等方面详尽分析了新石器时代的葬仪空间、殓葬过程,推测大汶口大墓反映了更社会化的葬仪观念,而良渚文化的葬仪观念则偏向个人化。墓葬是古代死生观念、社会形态、文化习俗的综合体现,迄今为止发现的众多新石器时代墓葬为考古研究提供了丰富材料。


No.5

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

  长江下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极具区域特色,复旦大学又地处上海,紧邻江、浙两省,追溯长江下游的考古学文化有助于加固长三角城市群的历史纽带。来自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孙国平研究员娓娓道来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进程,从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到河姆渡文化,它们肇始的稻作农业、秉持的渔猎生计都成为塑造该区域经济、文化的重要因素,并且绵延千年,最终形成了江南地区独有的特色。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林留根所长则着重剖析了从马家浜文化到良渚文化的发展脉络,重点解析了张家港东山村崧泽文化遗址和兴化蒋庄良渚文化遗址,前者蕴藏了诸多考察复杂社会形成期的考古线索,后者为研究良渚文化中心与边缘关系提供了思路。良渚遗址前不久刚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的方向明研究员细致讲解了良渚玉器纹样特色、器型组合异同及其所指示的社会地位和象征含义,也从不同玉器的分布情况,探讨了良渚时期的社会控制和宗教影响。良渚之后的广富林文化、马桥文化皆以上海发现的考古遗址命名。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杰研究员全程参与了广富林遗址的发掘和研究,他从广富林遗址切入,探讨了良渚之后长江下游地区的文化格局,同时,还介绍了广富林遗址的科技考古成果,彰显了考古研究的新思路。

 

 


No.6

新石器时代的动植物考古

  动、植物考古已被广泛地运用到各类遗址的研究当中。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赵志军研究员系统介绍了新石器时代西辽河区、黄河上游和下游、长江中游和下游、中原地区6个区系的植物考古现状,他强调,中国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了后世文献记载中的“五谷”(粟、黍、小麦、大豆、水稻或大麻),中华文明的农业雏形业已奠定。植物考古与动物考古联系紧密。袁靖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动物考古的基本方法,详略得当地整理了新石器时代家养动物的驯化历史,尤其聚焦中原地区的生业情况,考察了生业方式对早期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动、植物考古联手为探讨中国古代社会的“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提供了证据。

 



No.7

新石器时代的同位素分析和DNA研究

稳定同位素和古DNA分析能从分子层面深入挖掘考古遗存的信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胡耀武教授从原理、方法、学术简史等方面讲述了稳定同位素的应用与发展,并聚焦古代的儿童断奶和作物施肥两个话题,展开个案讨论。胡教授指出,病理导致的新陈代谢异常会影响人体组织反映出的同位素信号,这一代谢过程挑战着“我即我食”的原理,提醒我们在应用新手段的同时提出疑问、反思不足。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的文少卿青年副研究员用古DNA的分析方法尝试探索了新石器时代不同地区间的人群交流和融合,并通过分析杨官寨遗址墓葬中的人骨个体的基因谱系,在个体水平上,揭示了族群内部可能存在的社会关系。



No.8

新石器时代的手工业考古

  石器、陶器、玉器等人工制品组成了新石器时代 考古遗址出土遗物的大宗,手工业考古可以全面把握人工制品的制作技术、生产过程及其背后的劳动分工、社会组织。复旦科技考古研究院的秦小丽教授对新石器时代手工业的解析面面俱到,涵盖编织品、玉石器、陶器、漆器、骨器、金属等方面,揭示了新石器时代手工业发展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No.9

考古学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历程

  最后,来自北京大学文博学院的博雅教授赵辉先生将中国的新石器时代 考古置于中华文明起源的维度中进行了深入探讨。他高屋建瓴,从学科史的角度追溯了中国考古学形成过程中的东、西传统,定位了探源问题在考古学史中的地位及该问题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并通过介绍凌家滩、红山和仰韶文化,揭示了新石器时代文化多元性所奠定的文明起源基调,再着重以良渚、陶寺、石峁和石家遗址等地方文明的发展进程为例,商榷了国家形态的定义,重新审视了文明起源的不同路径。中国文明的形成过程有着“多元一体”的文化结构,如何解释当地环境、经济等多元、多源因素对文明进程的影响,进而剖析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互关系,无疑有助于规划人类共同的未来。


  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拉开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序幕,也是考古学作为一门近代学科在中国最先开始探索的领域。本次FIST课程围绕这一主题,课程设计系统、全面,涵盖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遗物的研究;其次,课程特色突出,既重点梳理了上海所处长江下游地区的考古历史与现状,又强调了科技考古对新石器考古的阐释和解读,兼顾了教学全面性和研究前沿性。另外,无门槛式的课程设置还吸引了来自上海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的师生前来听课,与复旦学子一起和讲课老师互动,教学相长。为了推广教学成果、提升考古影响力,今年的FIST课程内容也将辑定成册,出版《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十讲》,惠及更多读者。

学生提问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

组织 / 袁靖、董宁宁

海报 / 孙晨

文字 / 董宁宁


本文原载于《中国文物报》2019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