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zabeth Berger 贝丽姿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电子邮件 Email:elizberg@umich.edu
研究领域 Research Interests:
Bioarchaeology, paleopathology, archaeology of China and Inner Asia, human ecology, resilience theory, human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教育背景 Education:
2017 Ph.D.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Anthropology
2013 M.A.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Anthropology
2009 B.A. (Magna Cum Laude) Columbia University, Archaeology
工作经验 Professional Appointments:
2017-2019 Postdoctoral Fellow, Lieberthal-Rogel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15-2016 Graduate Teaching Fellow,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UNC Chapel Hill
2011-2012 Graduate Teaching Assistant,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UNC Chapel Hill
研究成果 Selected publications:
In press Li, F, Berger E. Full-Coverage Surface Sampling Survey. In Guicheng: A Study of the Formation of States on the Jiaodong Peninsula in Late Bronze-Age China, 1000-500 BCE. Beijing: Science Press. Pp. 535-614.
In press Dittmar, J, Zhan X, Berger E, Mao R, Wang H, Zhao Y, Yeh H. Ritualistic cranial surgery in the Qijia Culture (2100-1400 BCE), Gansu, China. Acta Anthropology Sinica.
2019 Berger, E, Yang L, Ye W. Foot binding in a Ming Dynasty cemetery near Xi’a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leopathology 24: 79-88.
2018 Berger, E, Pechenkina K. Bioarchaeology of China: Bridging biological and archaeological inquiries. In O Donnabhain, B, Lozada CMC, eds., Archaeological Human Remains, Vol. 2. Springer.
2018 Chen, L, Zhang Y, Berger 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human skeleton remains. In Shaanxi Archaeological Academy et al. (eds), Zhaitouhe—Report on the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of a Warring States Rong Cemetery in Huangling County, Shaanxi. Shanghai: Shanghai Ancient Works Publishing House. (in Chinese)
2017 Berger, E, Wang H. Bioarchaeology of adaptation to a marginal environment in the Bronze Age Hexi Corridor of Western China.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Biology 29(4).
2017 Berger, E, Juengst S. Humans in marginal environments: Adaptation among living and ancient peoples (Introduction to Special Issu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Biology 29(4).
2017 Berger, E, Chen L, Sun Z, Sun Z. A probable case of Legg-Calvé-Perthes disease in Warring States-era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leopathology 16:27-30.
2014 Li, F, Berger E. Intra-site Organization in the Late Bronze Age: The Application of Full-Coverage Survey
Elizabeth Sarah Berger(贝丽姿)博士是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人类学系的助理教授,受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邀请,作为Fudan Scholar于2019年6月至7月间访问复旦大学。访学期间,贝丽姿博士主要取得了三个成果。
第一,举办了一场关于欧美生物考古学史的讲座,讲座讲稿经过修改即将在中文期刊上发表。
本次讲座以《欧美人骨考古的进展与思考》为题,于6月5日晚在复旦大学博物馆报告厅举办。讲座由科技考古研究院院长袁靖主持,不仅吸引了本校师生,还有来自上海大学、上海博物馆、中山大学、西北大学等科研机构的同行来进行交流。
讲座内容涉及欧美生物考古学(或骨质考古学)的历史、理论、最新进展和未来方向,旨在为了解国外科技考古研究方法奠定坚实的基础。当今欧美生物考古学的一个趋势是将生物考古学融入考古学。从19世纪到21世纪,欧美人骨考古学的历史遵循着一体化和多样化的发展轨迹。“一体化”是体质人类学和考古学在研究问题、理论和数据上发展更具意义和明确的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的生物考古学。“多样化”是研究方向和方法的增长。北美人骨考古学从一开始就深深植根于田野考古学。早期的研究问题涉及土著美洲印第安人的种族起源,但早期的研究也包括健康、饮食和行为问题。在欧洲,该领域的起源在于解剖学和医学案例研究。在欧洲和北美,在20世纪下半叶,古病理学和人口健康问题成为主要的研究重点。在北美,这包括对农业起源的健康后果的特别强烈关注。在欧洲,个别病理标本的个案研究扩展到了对人口健康和疾病模式的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生物文化”联合研究的焦点也开始出现并发展起来。最近,对性别、童年、残疾和权力等主题的后过程主义考古学理论关注影响了这一领域。利用生活史或“骨传”的方法对单个骨骼进行研究,又一次变得流行起来。该领域的方法学未来在于开发和应用新的科学知识,包括了解骨骼中的疾病过程、健康和疾病的发育起源、饮食的生化重建以及古DNA。然而,这些必须在大体的形态学研究中立足。考古学和体质人类学的进一步理论整合,以及数据收集国际标准的完善,也具有持续的重要性。
讲座结束后,科技考古研究院在网页和微信平台都进行了精简的报道。讲座全稿经整理后,即将在《南方文物》见刊。
贝丽姿博士讲座现场
第二、举办了一场贝丽姿博士近五年来在中国生物考古研究成果介绍的讲座。
贝丽姿博士对中国考古研究兴趣颇深,长期致力于通过生物考古的手段解答中国考古的相关问题。
本次讲座于6月27日在复旦大学博物馆报告厅举办。讲座分别介绍了三个中国西北地区人群研究的成果: 一、河西走廊青铜时代的人群,及其生活方式对环境变化的弹性适应;二、甘肃省临潭县磨沟遗址的人群,以及他们的健康状况与同时代河西走廊人群的比较。另外,磨沟人群的骨骼上出现暴力痕迹的频率较高,文化因素而非环境因素能更好地解释他们遭受暴力的原因;三、陕西明代晚期人群缠足的“社会生物考古学”研究。这一研究将结合体质人类学、考古记录和历史文献,共同揭示古代的缠足习俗对女性生活的影响。
讲座海报
第三、培养和指导了复旦大学研究生进行人骨考古的田野考察。
自2016年起,贝丽姿博士与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展开合作,担任一支国际性生物考古学团队的现场负责人,负责考察、研究磨沟遗址的人类遗骸。磨沟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潭县,是一处以齐家文化、寺洼文化为主体的墓葬遗址,出土了5000千多具人骨,为研究中国西北地区的古代人群提供了重要材料。
在磨沟遗址进行数据采集期间,贝丽姿博士指导了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和生命科学院的两名研究生进行生物考古学和古病理学方向的培训,增加他们在数据收集和基于收集的野外工作的经验。目前,接受过磨沟人骨考古培训的两名学生已熟练掌握了人骨考古的基本研究方法,并对磨沟遗址全体人骨的数量、保存状况了如指掌,为今后复旦大学的古DNA研究团队、体质人类学团队开展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总体而言,贝丽姿博士在复旦的访学收获颇丰。本次访学不仅有助于科技考古研究院尝试开拓人骨考古的新领域,同时促进了考古学尖端领域的国际交流,还以科研带动教学,在培养学生上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更重要的是,Fudan Scholar项目以理、工、医科项目为主,本次对科技考古项目的支持充分阐释了复旦大学注重学科融合、创新发展的科教理念,肯定了科技考古对标全球科技发展前沿、传承中华文明的宗旨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