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培元,锐意创新 ——记复旦FIST课程“中国科技考古的发展与前沿研究
.
发布时间:2019-09-04   动态浏览次数:1312

  

复旦大学FIST课程(Fudan Intensive Summer Teaching,“复旦大学夏季集中式授课”)依托学校国际化资源,广延海内外名师集中授课,是极具复旦特色的课程设置。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开设的FIST课程“中国科技考古的发展与前沿研究”2018829日至92日间顺利完成了课程教学。除了复旦校内学者,本课程还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浙江大学等一流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拔尖学者,对人骨考古、环境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冶金考古、手工业研究、碳十四测年、稳定同位素分析、古DNA考古九个领域进行了系统的讲授。

  

DAY 1

1   袁靖教授讲授课程导论


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院长袁靖教授首先开讲,以“科技考古——新方法、新材料、新认识”为题,提纲挈领地进行了课程介绍,强调科技考古以考古学研究为思路,秉承将今论古原则,应用自然科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和技术,从多个特定角度对具体遗存进行探讨,极大地拓宽了考古学研究的领域和方法。


朱泓教授讲授人骨考古内容


人骨考古的重要性在于聚焦“人”这一主体,以人类骨骼为研究对象,提供了考古学研究最直接的证据。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的朱泓教授通过三个精辟、生动的“故事”,分别讲述了人骨考古在解决族源问题、古病理问题、古代容貌复原上的建树,凝练了人骨考古研究问题、分析方法的精华。

  

DAY 2


3   王辉博士讲授环境考古内容


环境考古由近年来该领域的新锐力量——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王辉博士讲授。他将人视为自然—人文—社会系统的关联点,是环境考古的根本点和立足点。因此,他的研究除了关注遗址的形成过程和遗存的埋藏方式外,还剖析古人对古环境的认知与改造,凸显了人地关系研究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4、图赵志军研究员与袁靖教授讲授动、植物考古内容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赵志军研究员和袁靖教授联袂打造了动、植物考古的精彩一课。一颗小小的种子成为解读人类食物结构变迁、农业起源、文明起源等重大课题的关键;考察生业方式的变化其实也是在揭示文明的发展规律。动、植物考古观察的对象虽然是动物和植物,研究的却始终是人。因此,科技考古就是考古。着眼于解决考古学问题,这正是科技考古与自然科学的区别所在。

  

DAY 3

陈建立教授讲授冶金考古内容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陈建立教授是青年长江学者,在冶金考古领域建树颇丰。从冶金出发,他进一步引入其它人工制品,共同讨论了手工业交流、管理与早期文明形成的问题。冶金技术既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发展特色,同时也印证了欧亚大陆早期交流的互动历史,因此,对于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都意义非凡。

  

DAY 4

7   吴小红教授讲授科技测年方法


考古学的基础是年代学,科学地测年是对基于地层学和类型学的相对年代研究的佐证和补充。长江学者、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吴小红教授作为国内考古测年的权威,结合自身的发掘和研究经验,联系中国考古文化谱系系统的特色研究框架,指出碳十四测年需要置入考古学文化谱系进行梳理,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在不同区域、不同文化圈选择重点遗址进行考古学文化谱系的绝对年代框架建设。

  

 

    8、图郭怡副教授、陈相龙博士讲授稳定同位素分析内容


在吴小红教授铺陈了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的郭怡副教授结合田螺山遗址出土的圣水牛碳氮同位素分析结果,构建了以食物结构趋同性和环境趋同性为标志的“文化驯化”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陈相龙博士将青龙泉遗址随葬猪下颌骨稳定同位素数值分布分散、食物结构差异甚大的原因联系到当时丧葬活动可能具有的凝聚氏族力量、调整社会关系的目的,从社会功能的探索出发,活用实验结果,真正做到了从考古角度思考量化数据。

  

DAY 5

10  文少卿博士讲授古DNA研究内容


DNA研究方面,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的文少卿博士将基因研究应用到多个实际案例,尝试解答的问题涵盖从个体、到社会群体,从族属到作为物种的整个人类等不同的层面,从分子考古的角度为人骨考古、动、植物考古做了更为细致的补充和更正,该领域的研究在未来考古学的发展中前景无量。

  

最后,袁靖教授通过举例二里头遗址利用不同的科技考古方法进行单个遗址多方位、多角度的综合研究作为科技考古实际应用的总结。二里头遗址的交叉学科研究充分揭示了科技考古和传统考古相得益彰。科技考古融入考古、成为考古将是今后考古学科发展不可逆转的态势。

  

总体而言,本次FIST课程“中国科技考古的发展与前沿研究”成功尝试了整合国内顶尖师资力量、全面覆盖科技考古各个方向、短时间、高强度、无门槛式的授课模式,既对本专业学生起了巩固基础、拓展学识的作用,又吸引了外专业学生的关注与兴趣,促进交叉学科研究的开展与强化,同时也搭建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平台,尤其是打破了学校间、学科间的交流壁垒,助力推动了新时代 考古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融合性学科的转型。

  


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组织/ 袁靖、董宁宁                        

海报/ 董宁宁                              

文字/ 董宁宁、段继明、郝雪琳、麦蕴宜、朱旭初

审校/ 董宁宁、祁姿妤                      

摄影/ 段继明、朱旭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