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煜 | 从洹北商城到安阳殷墟——试论商代中晚期青铜手工业的转变
.
发布时间:2023-05-10   动态浏览次数:46
2023年3月31日下午14:00-15:30,受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与实验研究中心的刘煜研究员,在亚洲青年交流中心作了题为《从洹北商城到安阳殷墟——试论商代中晚期青铜手工业的转变》的讲座。此次讲座属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荣誉课程”系列讲座,由胡耀武教授主持。

图片

讲座伊始,刘煜研究员通过中西方青铜器制作技术的对比引入了中国青铜器最典型的特征,即以陶范铸造技术制作青铜礼器。这种铸造技术在青铜礼器迈向辉煌鼎盛的过程中存在两次重要转变:一次发生于二里头时期至早商,另一次则发生于中商至晚商时期。她以都邑性遗址(洹北商城与安阳殷墟)出土的铸铜遗物为例,通过分析和检测青铜器及其铸型所用的陶范、陶模和泥芯,重点阐述了中商至晚商时期青铜器铸造技术、铸型材料与工艺、铸铜作坊的转变。

图片

刘老师以鼎为例,通过大量图片展示了中商至晚商时期青铜器铸造技术出现的变化,包括:双耳对称、封闭器底、使用盲芯、金属芯撑技术的规范化、铸型分范技术的复杂化等。她重点介绍了晚商时期所使用的“盲芯”技术。所谓盲芯,是指在浇铸耳、足等部位时所使用的单独的泥芯,铸后并不取出,而是封闭在内。为避免盲芯成为“悬芯“,必须使用泥芯撑定位。这一技术的应用对青铜器的造型产生了一定影响,鼎足由空足开始向实足转变,原本采用凹凸铸法的圈足器内壁也趋于平整。此外,刘老师还系统介绍了范铸工艺中的连接技术,如铸接、焊接等。铸接技术可以分为后铸、先铸和多次铸接。此前认为最早出现于盘龙城,而目前的新发现表明其起源可以追溯至二里头时期。晚商的连接技术则更为多样,已开始运用焊接技术。刘煜研究员认为,这一时期不仅使用铜焊,可能也出现了镴焊。
青铜器铸造研究的另一重要部分,是陶范研究,即研究铸型材料及制作工艺。洹北时期陶范的原料采用粉砂含量较高的生土,可能使用淘洗工艺,使得其显微结构具有“高粉砂、低粘土、高孔隙率“的特点,而这样的技术传统,在二里头时期即已形成,并贯穿整个青铜时代。殷墟时期大量使用带有背面层的陶范,而洹北商城粘土去除水平相对较低,对粗细料功能的区分也并不明显。从陶范的焙烧温度来看,尽管总体上相对较低,但从中商到晚商仍呈上升趋势,焙烧气氛的控制也从氧化转为还原。
洹北商城大量使用了嵌范技术,即将器物表面纹饰区域对应的范做成单独的、可分离的范块,这些带有纹饰的独立范块在合范时被嵌入具有对应凹槽的素面范(背范)中,形成完整的浇铸面。这种工艺相对复杂,推测是先制作纹饰范,待阴干后再堆叠泥料制作背范。通过嵌范技术的演变说明了中晚商之间工艺上的传承。在安阳殷墟发现的两种陶范工艺中,I式范与这类嵌范相似,反映了嵌范工艺的一脉相承。尽管I式范在殷墟时期已不占主导地位而更多采用了II式范(即纹饰面和背范一体的范块),但殷墟时期复杂化分范的思想却与嵌范存在相通之处。这种复杂化是工匠乃至其背后的统治阶层对纹饰效果的重视与追求的意志的体现。

图片

除嵌范以外,刘煜研究员还例举了铸型所用的陶模和泥芯,以之一窥中商至晚商工艺上的一致性与创新性。洹北商城与安阳殷墟出土的陶模多为空心,使用定位线进行分区;泥芯制作则都采用了合范夯芯。但是,殷墟时期陶模和泥芯的制作更为复杂,陶模采用减地法、贴塑法施纹,泥芯出现花纹和榫卯组合。除此之外,殷墟还出现了一类新的制作技术——模盒,可实现小规模的批量生产。
除上述两个转变之外,刘老师将青铜制作技术的转变还进一步延伸至铸铜作坊。尽管洹北商城的发掘工作远未结束,但目前已发现的铸铜作坊,符合早商时期外城内、内城外以及分散作坊、分散管理、无围垣等特点。殷墟则出现“手工业园区”现象,多个铸铜遗址的存在反映了铸铜作坊的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多样性。在此,刘老师重点介绍了辛店遗址。该遗址距殷墟遗址10公里之远,发现了大规模铸铜作坊以及较为完整的熔炼器具。该遗址被推测为戈族手工作坊,反映了家族手工业在整个晚商社会的重要地位。

图片

在最后的提问和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发言,就合范夯芯、嵌范、成分变化等多方面对刘老师进行提问,刘老师均耐心予以一一解答。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图片

撰文/黄嫣
照片/俞清媛 比罗冈丰辉
审阅/刘煜 胡耀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