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慎一 | 河姆渡与良渚——以水为关键词
.
发布时间:2019-07-15   动态浏览次数:2008


  

613日晚,日本金泽大学副校长中村慎一教授受邀访问复旦,并开设讲座“河姆渡与良渚——以水为关键词”,与我们分享他最新的研究成果。讲座由科技考古研究院院长袁靖教授主持,秦小丽教授担任中文翻译。

  

中村教授讲座由袁靖教授主持,秦小丽教授担任翻译

  

一、跨湖桥时期人们已经沿水而居

中村教授讲座围绕河姆渡和良渚文化时期的水资源利用展开。该地区的水资源利用可以追溯到更早的跨湖桥遗址。跨湖桥遗址出土了我国最早的独木舟和梯子。独木舟是人们围绕水生活而必需的交通工具。虽然目前没有发现跨湖桥遗址的住宅遗迹,但是梯子是杆栏式建筑所必需的,而杆栏式建筑正是适应临水生活的建筑形式。所以通过这两件遗物,我们可以推测在跨湖桥时期,人们已经沿水而居。

中村教授讲解跨湖桥发现

  

二、河姆渡文化时期顺应水资源

在河姆渡文化重要的两个遗址傅家山遗址和田螺山遗址之中,都发现了大面积的杆栏式建筑。有防水设施的柱洞和长约1.3米的梯子都成为人们沿水而居的重要证据。通过测量梯子的长度,中村教授推测,当时杆栏式建筑距离地面有大约1米的距离,以防止水患的影响,足以见得当时的居民已然有了丰富的水边居住经验。

在河姆渡文化中,存在很多位于低地的遗址,之所以位于低地是因为当时人们要依靠水生植物而生。中村教授列举了河姆渡遗址发现的莲子、稻子等水生植物,而鲤鱼、黑鱼、乌龟、水鸟、水牛、鹿类等喜水动物也很常见。位于山间低地的田螺山遗址既可以利用山地植物,也可以利用沼泽湿地的植物。在田螺山遗址虽然没有发现独木舟,但是发现了划船的船桨,由此可以推测田螺山也是被水所包围的居住环境。河姆渡文化的人们喜欢居住在水边,但是无法控制水,所以需要根据水的变化而进行适应。先民控制水的能力在良渚时期有显著提高。

中村教授讲解田螺山发现

  

三、良渚文化时期控制水资源

1、水利系统的建立

在卫星图上,中村教授清楚地指出了良渚遗址的内外城墙,城墙的特殊之处在于其两侧都是壕沟。中村教授认为,这样的城壕构造可以将水从北面、东面和西面引流到水塘中,说明良渚鲜明已经在尝试控制水了。

另一重要发现是岗公岭遗址中的水库,其中发现的由黑色植物组成的遗迹,可能是当时特别制作的搬草土块,用以建造堤坝。水库有高坝和低坝两个系统,两个系统相互配合,在上下两处都能实现人工控制。综合这些发现,中村教授认为,在距今5000年左右,良渚先民已经发明了水利系统,这应该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水利系统。

钟家岗遗址中的水路经过人工修整,并且在其中掩埋有家猪骨骼。在莫角山遗址的东侧发现很多碳化稻米,由此推测,这条水路可能是人工开砸的运河,用以运输物资。另外,卞家山还发现了码头遗址,美人地遗址、昆山遗址也都发现了护岸措施。通过这些证据可以证明:第一良渚时期人们已经非常系统地在保护河岸,第二保护河岸在良渚时期已经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了。足见良渚时期水利系统已然比较完善。

2、水资源的利用

首先是水的交通作用,江苏独墅湖遗址中发现有三层环沟,浙江的玉架山遗址发现环壕向外连接,可以看出当时的村落应该是通过环壕来相互连接,而人们的交通方式自然主要通过水路。

其次是灌溉作用,规整的水田是从良渚文化才开始出现,在茅山遗址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样的水田遗址,并且其中已经出现了简单的田埂。

第三是饮用水的使用,庙前遗址发现有井字形架子的水井。中村先生认为水井的成形具有重要意义,它证明良渚时期人们已经将上水和下水进行了区分。前面提到的钟家岗遗址中,河道里面还存在很多的垃圾,所以人们当时是不会饮用河道中的水,而是饮用水井中的地下水,对保持健康有重要意义。

第四是水资源利用促进了文明的发展。钟家岗遗址出土的巨大原木,高约1617米长。中村教授推测,这种木材应该是被运往莫角山遗址作为建筑用材的。根据推测,良渚城址的建设需要运输大量的木材,水库的建立可以扩大河流水量,为运输木材提供了极大便利。以此类推,不只是木材的运输,还有粮食、动物等良渚城内必需的产品也要依靠水路的运输,足以见得水对良渚文明的重要程度。

最后是对外的交流,通过对良渚时期的人骨分析,可以发现人群饮食存在差异,存在一定数量的外来人群。中村教授通过锶同位素的分析,发现这些人骨和泰山地区人的锶同位素信号相近,考虑到上海的福泉山遗址曾出土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中村教授推测,当时有山东地区的人群迁来江南地区。良渚文化也对广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良渚文化晚期的庄桥遗址 、龙潭港遗址等遗址都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外来文化影响只出现在良渚中心地区。这说明当时外来人群主要集中在中心地区,一般的遗址不会存在。

  

四、总结

总而言之,跨湖桥遗址时期人们主要生活在海边的泥湿地里,生存方式主要依赖湖沼和低地的水资源。在跨湖桥和河姆渡之间,杆栏式建筑的出现成为人们适应水资源的重要证据,但是河姆渡时期的先民无法有效控制水资源,因此人与水资源呈现一种和谐共处的状态。

到了良渚文化时期,人类开始建立大规模的水利设施,用于防治灾害、灌溉水田、饲养水生动物等,其中最重要的交通功能,可以带来人、物、情报的传递。这时的人类对水资源是一种强压的状态,从精神层面来看,这种对于自然事物的控制容易使人产生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从而导致宗教影响力的提升。中村教授推测,良渚时期宗教文化的产生可能也与对水资源的控制有关。交通发达是一种双面刃,文明的交互可以促进进步,也可能由于外来人员的进入,带来传染病和战争,从而损害文明,由此推断,取代了良渚文明的钱山漾文化很可能是一种外来文明。

中村教授与复旦师生合影

  

执笔:马子琪

摄影:比罗冈丰辉